一、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
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制定本行动方案。
二、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日,云南省财政厅印发《云南省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资金重点支持流域水污染防治,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以及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该细则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云南省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云财资环〔2019〕24号)同时废止。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摘录原文:
环境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保障,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现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目标。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目标:
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
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比重达到65%左右。
固体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基本补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充分保障,技术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
四、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完成县城污水处理率95%以上,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70%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25%以上等目标。全省城镇新建、改建、扩建污水处理规模207.87万立方米/日,完成提标改造131.9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无害化处置规模2120吨/日,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投资326.74亿元。
五、《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于近日印发,旨在健全城镇供水排水行业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促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鼓励技能人才培育工匠精神,规范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城镇供排水行业从事生产技术岗位的所有员工均可申请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